一、基礎施工方案
由于基礎結構施工難度相對主體結構來講較大,特別是基坑底較深部位,如集水坑、電梯井等的施工應高度重視排水措施,在制定集水坑、電梯井處的專業施工方案時應突出以下幾點:
(1)局部深基坑處的降水措施:如采用沉井降水等。
(2)如何使較深基坑有更好的防水、阻水能力,如在電梯井、集水坑開挖土方之前,在深基坑四周壓密注漿,形成一道人為的防水墻,等土方開挖至設計標高之后,就不會因為水位高差而引起涌砂等現象。
(3)電梯井、集水坑開挖之后,澆搗混凝土墊層應從速,最好使用高強快硬水泥,或在水泥中摻入少量的水玻璃。
(4)若地下水位較高,則視具體情況,澆墊層時,亦可采用水下混凝土的澆灌方法。
(5)墊層澆搗好之后,應快速組織鋼筋工綁扎集水坑、電梯井底的鋼筋,集中力量大殲滅戰。
(6)等鋼筋綁扎好之后,為防止涌砂,也為了防止水位差造成的持續壓力太久而破壞混凝土墊層,應在深基坑里回灌水,使其與基坑的水位相一致,等澆灌混凝土之前,再快速將水抽除。
1、鋼筋工程
(1)鋼筋須按施工進度計劃進場。對銹蝕嚴重或機械性能(外觀)明顯不符合要求的鋼筋要拒絕驗收,進場鋼筋須附有質保單,盡量采用上海產或南京產鋼筋;A底板,柱鋼筋連接采取對接,部分采用焊接。使用前進行復試合格方可使用。
(2)鋼筋綁扎施工工藝流程:
集水井,蓄水池等超深部分鋼筋——基礎梁鋼筋——底板鋼筋——暗柱鋼筋,墻板鋼筋——連系梁等鋼筋——頂板鋼筋
(3)綁扎鋼筋前,在墊層上彈出軸線和鋼筋排列尺寸線,特別要復核暗柱位置線。
(4)設計中所注明的避雷接地,應有專人負責施工,并交監理驗收。(簽署工程驗收單)
(5)底板鋼筋施工原則先深后淺,先底層筋后上層筋。
(6)底板鋼筋支撐,采用角鐵來支承上層鋼筋的重量和作為上部操作平臺承擔底板施工荷載。
(7)在相同情況下安裝鋼筋,應先安裝較長或較大直徑的鋼筋。
(8)所有底板柱插筋均應用型鋼固定。
(9)安裝墻、柱、梯等插筋后,對插筋要有臨時固定措施,不得動搖。墻體立筋,水平筋安裝后,隨即安裝拉結筋(即"S"筋)。
(10)鋼筋綁扎時,應隨時注意各種構造筋的配置綁扎。
(11)為使綁扎后鋼筋網格方整劃一,間距正確,采用5米長卡尺限位綁扎。在鋼筋兩端用卡尺的缺口卡住鋼筋,待綁扎牢固好,拿去卡尺,可滿足鋼筋間距的質量要求,并加快綁扎速度。
(12)鋼筋的錨固,搭接長度嚴格按照設計及有關規范施工。
(13)本工程梁、柱節點較為復雜,為了使各主筋安裝順利,施工前施工人員應對該節點進行放樣,制定鋼筋避讓原則,盡早發現問題,盡早處理。
(14)鋼筋接頭位置要符合施工及驗收規范。
2、模板工程
(1)底板模板:采用組合鋼模板,局部采用磚模。
(2)墻板模板:
1)墻板模板采用組合鋼模板。
2) 墻板穿墻螺栓采用Φ12@500雙帽螺栓。上疏下密。
3)墻板模板外設縱橫內,外圍檁,均用直徑48鋼管組成。
4)本地下室外墻板,其支模用的穿墻螺栓(里、中、外)均焊止水片,并在外側模上襯厚度25毫米的木塊,拆橫后除掉木墊塊,割去此段螺栓,用防水水泥沙漿封口。
5)地下室墻板與樓板(含梁板)一次支模。
(3)連系梁模板:
1)連系梁側模和底模采用鋼平面模板,側模和底模連接處采用連接角模。
2)梁采用雙排頂撐,其間距當梁高≤700毫米時為900毫米, H>700毫米時為600-800毫米,為確保頂撐兩個方向的穩定,用直徑48鋼管搭設水平支撐和斜支撐。
(4)剪力墻模板:
柱模采用組合鋼模拼裝,安裝剪力墻模時先在基礎面上彈出縱橫軸線,焊定位鋼筋,柱斷面,小于600×600用柱箍加固,大于600斷面的用柱箍外增貫穿柱中的對拉螺桿加固。
(5)頂板模板,采用鋼管支撐,支撐間距為1.00×1.00,平板采用12mm厚竹膠板。
(6)地下室模板工程應注意的重點:應落實專人負責預留侗口、預埋管道等模板的安裝。并在澆筑混凝土時派專人檢查。
網站關鍵詞:長沙外墻防水 長沙地下室防水 長沙衛生間防水 長沙廁所防水 |